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航道文化 >> 航道文苑 > 正文
漫漫返乡路 近乡心更怯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航道养护中心   作者: 蒋龙   发布日期: 2020-02-13   点击量: 1070  

每年回家总是有种过五关斩六将的架势,离乡背井工作一年,大概最幸福的就是在回家的路上了。父母在不远游,很幸运,我还有回家的意义。

每一次归途,都是一种享受,每一次回家,都是一种惊喜,每一段回家路,都是游子最迫切的回家旅程,父母最长情的等待。漂泊在外,家是思念的源头,更是久别重逢,魂牵梦绕的归处。

“回家咯”这是多么普通,却又让人五味杂陈的三个字。—整夜都没有睡,因为要回家了特别高兴,终于可以吃到父母做的饭,见到熟悉的人,回到那个我长大的地方。

我家是在全州县城7公里郊外的一个小山村,距离县城10几分钟左右的路程,村里村外植被繁茂、生态良好。春节放假前我还在纠结买什么时候的票回家,当时疫情已经开始,但想到回家,便让我产生那个名叫乡愁的情愫。于是便匆匆的买了票,一个人,踏上近三百公里的归途,看着窗外闪过的美景,听着逐渐熟悉的方言,那个期盼已久的地方已到站,一点也不觉得疲惫。

我到家也没休息,去看外公外婆,今年他们开始说我还不结婚,说我年纪不小了,让我快点找个女朋友。后面陆续见到了一些许久未见的长辈、发小等,大家彼此还是比较热情的。村里这两年也走了一些老人,都是看着我们长大的人,说没就没了,心里多少会有那么一些不是滋味。而发小孩子都生了好几个,大的孩子都已经快十岁。我们村里青壮年多在外务工,大多都有自己的门路,每家每户的小日子过的都还滋润。

不管外面如何喧嚣,农村依然一片安宁,按部就班的杀猪、磨豆腐、打糍粑、备年货,偶尔有人谈起疫情,也都是随囗说几句,似乎一切都是外面的世界,与自己没什么相关。可是,在这表面的宁静下却存在着很多惶恐,几公里外的县城里已经有了确诊病例,年轻人不断嘱咐老人不要出门,希望能安心过一个健康年。

本来回家之后最大的兴致就是打牌,但受这次疫情的影响,大家就像相约好了一样,主动把这项娱乐活动取消了。总体来说村里变化还是很大的,一切都似乎来的那么突然,却又真实的存在。

以前回村的必经之路是一条崎岖的羊肠小道,又狭窄,又凹凸不平。晴天一身土,雨天满身泥,车进不来,人出不去。

这几年,借着新农村建设的东风,村里那条夏天泥泞、冬天颠簸的土路终于真正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一条长1.5公里、宽2.5米的宽阔敞亮的水泥路也终于姗姗来迟。修了水泥路后,村里通了公共客车,人们出行更加方便,乡亲们致富的途径也更加宽广,不用为手里有好东西卖不出去发愁。

这几年,家乡变了,在日出日落中无声无息地变着,在一点一滴中不惊不喜地变着。村里旧貌换新颜,处处都是老百姓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感受到的是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满满的获得感。

以前,全村共用一口老水井,村民吃水全靠挑,且仅有一处水源。后来经过村里积极申请和争取,村里建成了蓄水池,全村生活饮水问题得到了解决,家家户户都接上了自来水,极大地提高了村民的生活便利性。

漫步山间,村里田园风光依然未变,菜地、田坎、远处山下几间破旧泥瓦房,不知名的小红果挂满枝头,不知谁家的小猪跑到菜地偷菜,到处是一片人与自然和谐的景象。

不经意间,亲历着家乡的蜕变,感叹着家乡的巨变,回想这几年的变化,原来村子里面有辆车也算很了不起的事情,可现在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车,村里也有了路灯,路边还有垃圾桶,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善。唯愿这变化再快一些,让我们的家乡越来越好,人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这个年很特殊,一半快乐一半担忧。老人却说,年总是要过的,家也总是要回的。但不管怎么样,走亲访友就免了吧,毕竟这个时候的拜年不是祝福,可能是散播病毒。希望小村庄能一直宁静,山河无恙,人间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