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航道文化 >> 航道文苑 > 正文
以沿江人民为中心发展民生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航道养护中心   作者: 易湘雨   发布日期: 2023-05-31   点击量: 1023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领导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阔步前进。早在2012年12月,总书记于广东考察时就提出,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202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他再次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而忘记历史等同于背叛。延续数千年的中国历史上不乏为民请命者,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民贵君轻”的思想被学者提出,可轻飘飘的思想挡不住横扫六合的历史进程,贯彻严苛酷烈的法家“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思想的秦帝国,最终又被此起彼伏的人民起义所淹没;盛唐初期,名臣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一句“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启思着太宗皇帝开创了贞观盛世,也让此二人成为后世君臣关系的典范,然“君子之泽三世而衰、五世而斩”,随着后嗣君主愈发不把人民放在眼里,最终也落了个“内库烧为锦绣灰”的下场;明朝开国洪武皇帝发迹于草莽,曾叹四民之中“惟农最苦”,下令百姓可以手持国家法文《大诰》将贪官污吏绑缚投京,可他的皇子皇孙们却凭着皇亲国戚这个“金饭碗”为非作歹,逼得最苦的农民也扛起了反旗,最终北京城破,末代皇孙吊死在煤山,还留下了“毋伤百姓一人”这样讽刺的遗言。
      纵观历朝历代,可以看出,大凡军国草创之时,无不是言必称爱民、视百姓如手足,唯恐自身脱离群众;发展到中期,利益团体形成,各党各派相互倾轧,百姓从手足变成了筹码,需要时念兹在兹,不需要时视若罔闻;到后期,或有天灾,或动刀兵,百姓彻底沦为取胆之熊和抽血之鲎,乡绅和官僚们只恨自己少长了两条腿,没法抢在别人前边搜刮民脂民膏;而到末期,农夫在兼并中失了自己的地,农妇在征役中失了自己的儿,人民被统治阶级逼迫着举起屠刀,还要被后世记作“贼”和“暴民”。这就是诅咒了中国数千年的,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律。
       要跳脱这个周期率,共产党已经准备好了自己的两个答案:一是毛泽东主席在1945年提出的,让人民监督政府,二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提出的,坚持自我革命。这两个掷地有声的答案相辅相成,互为表里:让人民监督政府,就是要发扬全过程民主,让人民当家做主,一切由人民检验评判;坚持自我革命,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发扬刀刃向内的精神,勇于监督“自己人”,坚决防止“灯下黑”,以制度化的红线和铁律确保共产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守好红色江山。
      守得住江山,还要发展好江山。总书记在2012年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共产党的奋斗目标。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唯一的“钥匙”是发展。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而社会、经济等各要素的发展,体现在人民可感知、能触摸的层面,就是民生的改善。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生工作,曾说过“不断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并强调“民生工作离老百姓最近,同老百姓生活最密切,要持之以恒把民生工作抓好”。
      黔江,是沿江两岸百姓的衣食所系,也是流经各城市的经济动脉,事关民生福祉。武宣分中心一直把黔江航道养护事业作为自身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终心系黔江流域百姓的民生、心声。近年来,随着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投入运行,黔江水文面貌变化巨大,给武宣分中心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立足本职,不忘初心。武宣分中心是柳州航道养护中心直属四个分中心中所辖航道最长、需维护航标数量最多的单位,工作任务繁重。2022年,武宣分中心共计完成标志维护36605座天,标灯维护36605盏天,维护正常率100%,全年无航道航标责任事故发生。

      保通保畅,积极协调武宣分中心以提高航道服务质量为目标,以服务水运经济为宗旨,积极开展航道标志工作调研,确保养护工作做到实处,真正为民办实事。此外,武宣分中心还多次联合海事部门、综合执法部门到大藤峡船闸坝上游整治船舶超载、瞒报吃水等乱象,督促现场纠正、整改。另一方面,武宣分中心重视“治未病”,多次开展执法宣传、舆情维稳工作,有效维护了船舶过闸秩序,提升船舶过闸效率。

      自我突破,创优争先。在本职业务之外,武宣分中心也没有落下单位的精神文明建设。为畅通与各涉水单位的沟通渠道,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业务的保障作用,武宣分中心与象州海事处等多家单位签订了党建共建协议,凝聚发展合力,以实干担当造福于民。目前,武宣分中心正在开展“青年文明号”的创建工作,分中心积极组织青年职工开展“航海日”志愿清洁活动、“送清凉”慰问等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让青年职工切实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

      少年人常思将来。作为新时代的航道青年,我们要全面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投身服务人民的生动实践,认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定理想信念,立足当下,展望未来,为航道事业腾飞跨越贡献自己的力量。